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回向

施恩者,不望报;受恩者,涌泉以报。
在不望报与涌泉以报之间,
并没有什么问题存在,
因为涌泉以报,不必一定会报到不望报者的身上。
因此,就有了回向。
将别人对我之恩,报予其他人身上,回向大众。
于是施恩的滴水之恩,便能如涌泉地回向给更多的人、更广的空间、更远的时间,
且还能绵延不绝,灯灯相续。
这是广义的回向,也是真正的回向。

狭义的回向,常局限于功德的回向,
多数以念诵或心念的方式,
无有具体形象,也常常无法将回向的功德更广地发挥。
很多修行者也大多局限于此,
因此缺少行动的事实,无法突显回向的意义。

应以实际的行动,将自己受于他人的恩惠,
转而分享予需要的人、更多的人。
但这是在自己已成长或成熟已有能力时。
当自己还在学习,还在成长过程,需要受人恩惠时,
不妨欢喜地接受,
让自己在需要时,因受惠于人而获得成长精进,
如此方能养成或成熟时,施惠于他人。
而自己修行的功德,
除了无形的,回向于众生,
种种有形象的、具体的,
也是要以实际而具体的方式,分享于他人,回向给众生。

当有能力施恩授惠,也一样地不求回报,
但要将回向的意义,及实施的方法,传达于受惠者。
将所得的滴水之恩,涌泉地还报诸众生,
让所有的恩惠,都在承先启后的代代回向中,
饶益一切众生。

布施是回向最具体的行动。

摘自 继程师父《禅味六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念佛与开悟

  我们知道,在禅堂里面,禅修的重点是静态的用功。静态用功中心的部分,就是在静坐中修。在静态的时候用坐的姿势把我们的身体调正、调和,放松身心,用身体这个支点作为修行的基础。既要把身体调好,又要持续性地保持放松与调和,这就需要有不同的技巧的运用。   静态的方法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