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禅的方法回到源头

分别存乎一念,分别在于迷悟,而我们修行为的就是要觉悟。如此理解,我们就会发现,《坛经》真的是太妙了!它把汉传佛教三大体系的思想全部揉合,但又能抓紧佛法最中心的部分。

六祖虽然不断讲“自性清净”,让人以为他偏向唯心的如来藏系统,可综观他阐释的整个法义,他把唯识在修行上最主要的部分,即强调“转化”的方法也加了进去,同时又不断提醒我们,清净与杂染是因着我们一念不觉,而产生了分别,但对于清净的自性来说,两者是没有分别的,这又是中观的“空”的思想。

了解这点后,我们就能明白,何以后期的禅师,在开悟后,他们真的是“严土熟生”。“荘严净土”就是建设丛林,而为了“成熟众生”,他们便发挥各种方便的法门,乃至于能够与音乐丶文学丶书画等中国艺术结合,这些艺术形式之于他们,全都是度众的方便。⋯⋯五欲⋯⋯到了禅师身上,他们则将之视为度众生的方便。所以染与净的分别,不在其本身所显现的外相上,而视乎我们的心,这样的诠解方式,和如来藏系统就不太一样了。

把握了这点,我们就把握了禅的中心思想,接着就要将所学的方法与之结合。怎么结合呢?我们一直强调所用的方法,是禅的方法,⋯⋯所以不论方法用的是默照或话头,都要回到《坛经》这个源头,而《坛经》本身亦非凭空而有,而是以佛陀的教法为其源头,所以从佛陀以迄《坛经》,将这些全部串连起来,就是我们这一次消化的整个历程。

(继程法师,《坛经讲记》,页293-294)



契理契机的教学



156则

观机逗教 应机施教
就是在恰当的时间
给予恰当的指导
使学生因而悟入
或开拓新的天地
能如此教学的老师
必是在修行上
有深入而亲切体会
并时时感应学生的身心状况
才能在因缘际会中
展现出契理契机的教学

二〇〇五.七.廿六 圣荷西
(继程法师,《提取话头》)

196则
教学的善巧
除了有教学技巧
还要有深厚内涵
不只老师如此
学生也是如此
故老师需时时内修
以深入修养
学生也得不断学习
以增长内涵
师生相应
则教学善巧也
5/9/13 Langsing
(继程法师,《又再出头》)



话头四部曲



83则

念话头
初学打坐妄念多 提起话头来收摄
持念话头松身心 身心放松渐安定

问话头
身心安定提话头 要问生死起疑情
探入深心无底处 烦恼妄念渐摆脱

参话头
疑情参成大疑团 身心尽在疑团中
黑漆洞里心不惧 桶底脱落无一物

看话头
参破话头见无我 再无闲事挂心头
随时随机度众生 功夫保任看话头

07.07.03纽约荘严寺
(继程法师,《百尺竿头》弘法笔记书)

行住坐卧参话头



50则

行也话头 坐也话头
吃也话头 睡也话头
早也话头 晚也话头
除了话头 还是话头

猛参话头 头上加头
有头找头 参到大头
参破话头 除头上头
见到原头 无话无头

27.06.03象冈
(继程法师,《百尺竿头》弘法笔记书)


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对师父的信心


26

对师父的信心
是感应直觉
不是理性分析
不是感性依赖
不是意志模仿

190604新泽西

(继程法师,《头上安头》)

把握用功的原则──安定和清明

真正的禅修用功不是在等悟境,你等的悟境叫做未来心。很多人整天在那边「开悟、开悟」,就像齐天大圣用眼睛远远打量远处──看不到什么的。禅法最大的受用实际上不是在开悟以后,而是在修行的过程中。

你们现在用功的过程里面,是不是能直接得到受用?你们现在学会方法,把握用功的原则──安定和清明,方法用上去的时候,念佛念好了,心是不是安定了、清明了?心安定和清明的作用越来越结合的时候,你回到日常生活里面,用得上吗?用得上就对了,那就是最大的好处、最大的受用,那就是开悟了,因为你有小小的体悟。

摘自继程法师,〈念佛与开悟〉




分享佛法的好丶禅法的好

很多人说佛法好,学的人那么少,因为很多人没有把这个好分享给大家嘛!禅法好,为什么禅修的那么少,因为你禅修到很好的体验,但是你没有跟大家分享,大家怎么知道呢?所以,我现在觉得佛法很好、禅法很好,我就要把这个好分享出去,……


摘自继程法师,〈继程法师谈禪修〉




证悟空性





167

证悟空性
则心行处灭
言语道断
因此根本无法表达

但度生时
却必须以种种方便
尤其是语文传达讯息
此时无论如何应用
皆有所局限
因此不相应者
或未达此境者
自然难以明白
但此灭处行心
断道语言
却只可能非逻辑超思惟
而不是神秘怪异之论
此等种种神秘怪异之境
并不是没有
而是属于禅定或三昧之境界
以之为方便
或时而用之
是非不得已之便

但若以之为究竟
并大谈特说
则相差千里了

识者当慎之
勿坠其中
120804波士顿
(继程法师,《头上安头》)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父亲 想您时还会流泪



快三十年了
并没有天天都想念您
只是偶尔想念时
还会鼻酸眼湿
那是一种深植内心的疼痛
  未能待奉身边 有缘教您打坐
  引您入佛修禅
  虽然不常见面 话语也不多
  但对出家儿来说 已满足了

二十七年前
您说应该来的时候来
应该走的时候走
没有难过不舍
那是一种深入内心的修行
  为亲近出家儿 学佛打坐修禅
  成为您的安心
  坦然面对癌症 临终前多日
  对出家儿如此说 儿释怀了

父子情亲 就是自然 语言文字 已落造作
但若小说 无从表达 说了写了 就释然了
   但 想您时还会流泪

2016.10.12赴港书画展前夕

所有的经验一定都是幻相

你在用方法的过程一定会有经验,所有方法过程一定会有经验,但是所有的经验一定都是幻相,所以一定要回到《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定要用虚相丶妄相来看你的经验,为什么呢?
像说我们泡一泡茶,我在泡茶时,水温丶煮水的工具丶茶具,这些全部都有关系的,我在泡时他变成一个整体,当这个整体在运作时我泡出这杯茶,那么这杯茶的味道你喝了,你觉得这杯茶的味道太好了,然后我希望我泡第二泡还是在这个味道,你心有所住了!我在泡第二泡时,水重煮了,茶具茶叶泡开了,第二泡不可能跟第一泡完全的味道,你还要求跟第一泡完全的味道,你就有问题了,这个体验再好,你都要放下,然后你要品的是第二泡的当下,那么这样子的话都过去了,每一泡都过去了,所以你在品茶时是品当下的那一泡。那当下的那一泡你能品出好味道是你过去的一些经验可以帮助你,但是你不能把过去的经验套进去,所以说过在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不可得,不是没有,但是不可得是我不执着它,不执着它不是说它没有经历过,凡走过的必留痕迹,你怎么用这痕迹呢?所以,你这过程里面啊你很熟悉丶越来越熟悉这味道丶这过程时候呢,你就发现过说你每一泡茶它都不同的味道,但是你都品的出来,你都可以安住在当下去享受它,这才是禅嘛!


摘自继程法师〈继程法师谈禪修〉



有相至无相




139

禅修中
从有相至无相
开始时有文字相
属于理解
渐渐的文字相无去
只有境相
有连贯者
即有时间相
渐渐的时间也无去
只有现观相
当下一一相
或已统一成一相
心安住之
此时若安住不动
则入定境
此观相仍然存续
若能见此相非相
知其虚妄不实
则渐渐契无相
直入无相
则直观一一相非相
不是没有或空无
一一相仍然因缘生
能观所观仍然运作
但知其非实
无有一恒不变之实体
一切无非相相依而存在
故能观所观皆泯去
直观无相
心行处灭
但一切因缘生因缘灭之相
仍然相续运作
心或能观作用己能透见
或直观其空无自性之本性
故虽直观一切相
而心无住于相
而又随顺缘生相
一一相应回应
恰到好处
310704哥伦布市
(继程法师,《头上安头》)

中观、唯识、唯心





63

中观证毕竟空而究竟
唯识则证毕竟空而转大圆镜智
唯心证毕竟空而常乐我净
中观空为究竟
唯识唯心则空后之有为究竟
这都是为众生设立之方便
善明之而用之
则修行上便明确了
23/7/10象冈


(继程法师,《何处尽头》)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知道要走中道

悉达多太子的修行,用了最苦的方法,却不得力,所以各位不要以为不吃不睡就叫修行,佛陀到最后是又吃又睡,而且吃得好开心。你看他每天出去托钵,佛陀的钵好大喔!据说他成佛时,四天王供养了四个钵,佛陀把它们合为一个,所以可以想见佛陀的钵有多大。佛陀吃饭应该也是吃得很饱,所以各位也要吃饱,何况各位的钵还没有佛陀的大。我们称钵为应量器,意思是每个人该吃多少就吃多少,所以大家不要客气,也不要以为没吃饭的人才是有修行。

一个人的修行,并非是以他吃多吃少来衡量,真正的修行,不是修身体,身体虽是道器,需要照顾它,但是更重要的是修心。所以,佛陀最后发现,身体极度的苦行,照样有烦恼,没有解决问题,因此他放下了,用正常的方式修行,并接受牧羊女的供养,填饱肚子,有了力气后,就可以打坐了。

佛陀成佛前,面对了最大的魔障;至于我们修行时所遇到的,诸如腿痛等的障碍,和佛陀遭遇的魔障相比,实在是差太多了。我们看佛陀打坐,都是轻轻松松,面带笑容,还有每一尊卧佛相,不论是佛陀的脚一前一后、睡觉时的面容,或是两脚平放的涅槃相,佛陀都是安详地笑着,这对我们来说太难得了!我们睡觉时,因为不知道睡成了什么样子,所以不敢让人看到我们的睡相,尤其出家众,还要围起来,不敢让人见着,假如我们睡着时都像佛陀那样,怎么会怕人看?应该要叫人拍照PO上网呢!这就说明我们修行的工夫还不到家。

佛陀的涅槃相,如此安详,令人欢喜,反观我们世间的灭相,却叫人害怕,因为世人皆畏惧死亡。从世间的角度看,佛陀涅槃,亦即死亡的过程,他竟能现出这样的相,可见他的修行之完美与圆满。所以,人走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否能像佛那样地笑着,就要看我们的修行了。


(摘自399期《人生》杂志)




呼吸




生命在呼吸之间。
故观呼吸就是在观生命。
观呼吸的生灭,从呼吸生灭中见到无常,
再从无常而深透无我。

生死解脱,生命解脱。
如此观呼吸者,十分利根,
就是直从呼吸之间看透无常,而解生命之谜。

但多数人不只不会观呼吸,连呼吸的存在也被忽略了。
修行的人应用观呼吸的方法来调心,
让心在察觉呼吸、数呼吸乃至随呼吸中,
进入于止,制心于一处。
但此只属修止修定,即使成就,亦只在定中。
能如此修者已属不易,
而此观呼吸法,
其实正是许多教派教导修止修定的方法,
也有视之为重要的入门方法或基础方法。

若修此法者,只在坐中修,
修止修定,其实尚未体会此法之善巧。
因呼吸乃身与心之中介作用,
不论身和心处于什么状态,呼吸都会反应出来。
从呼吸的粗和细中,可知身和心的状态。

用心修此呼吸法者,熟悉于呼吸,敏感于呼吸,
随时随处可从呼吸的状态中,
察觉或清楚看到身和心的状态,
随时随处调和呼吸,以调和身和心。

呼吸的方法就直接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修行与生活即可结合在一起,随时随处在修行了。
若再直从呼吸的生灭见无常无我,
证无我慧而解脱,那才是真正的观呼吸法门。

生命在呼吸之间,回到生命本身来修行吧!

年六月二十二日.法鼓山禅十

(本文摘录自《禅味六十》)

泡茶



泡茶请人喝,是很开心、很快乐的事。
我很喜欢泡茶,泡茶请人喝,
因为我喜欢开心,喜欢快乐,
所以我就做这开心、快乐的事。

任何人都可以做这么开心、快乐的事,
但却不多人在做,而有些在做的人,也不是开心、快乐的。

想想自己有好茶、有好壶,通过泡茶就可以和很多人分享,
自己泡茶、品茶的小小开心与独乐乐,
一下子就变成大大的开心,众皆乐乐了。
那真的太好了。

但如果手上没好茶、没好壶呢?是不是就不能与人分享了?
不是,因为更重要的是那份好心意,
单单这份心意,就抵得上所有的好茶了。

在此泡茶请人喝的过程中,也有不开心、不快乐的人,
因为他不是分享,他是有功利心在其中,
他的茶是货品,他泡茶时是想卖茶。
那是不是所有茶商或卖茶的人都不开心、不快乐地泡茶?那也不是。
因为一些茶商或卖茶的人,泡茶请人喝,
也是一片诚意,一种茶的分享精神。

世间各种相,没有绝对的。
应开心、快乐的人不开心、不快乐;应不开心、不快乐的人开心、快乐,
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因为这都是从心出发的。
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人,
因为我泡茶请人喝,我开心、快乐;
泡茶请我喝的人,也都是开心、快乐的。
也许曾遇过不开心、不快乐的泡茶人,但我一样开心、快乐,
常常也希望能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开心、快乐。

最开心、最快乐的泡茶时刻,
是每当禅修课程结束时的无尽灯晚会,
几十乃至上百的同学来喝我泡的茶!
                                                                                                                                            2011.12.10 怡保  

(摘录自《人生》杂志354期“尔然禅话”专栏)

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

每天早上醒来,心里的第一个念头,要祝福自己,祝福自己有一个美丽的早上。在洗脸、刷牙、梳头时,若有一面镜子在前面,就给自己一个最美丽、最温柔、最灿烂的笑容,祝福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日子。

晚上梳洗时,也同样给自己一个最美丽、最温柔、最灿烂的笑容,感恩自己过了一个美好的日子。临睡前,祝福自己有一个美丽的梦,睡一个美好的觉。

在一整天里,时时不忘了祝福自己,给自己美丽温柔灿烂的笑容,让一整天都充满了喜悦与美好。

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可以过如此美丽的生活的,只是大多数的人都让自己的烦恼扰乱了自己,让自己过得不快乐,让自己过得很苦,只会埋怨自己的不快乐,埋怨老天与外境让自己过得很苦。

修學佛法便是要點醒我們、點亮我們的心,讓我們知道自己是如何讓生活過得不快樂、讓自己過得很苦。在清楚知道這些現象時,再透入內在的因素,點醒我們不快樂的因緣,點亮我們脫離苦的方法。

我們的不快樂是來自我們的追逐與不能滿足,我們的苦是因為這些不快樂的因和果形成的輪迴。佛說人生是苦並不是否定人生,而是實觀生命,點出生命的真實情況,讓我們看清此現象,並找出此現象的問題癥結所在,使我們不會迷惘於假相中追逐,造成內心的不快樂,更因此形成輪迴,流轉在苦與煩惱的惡性循環中。

而更重要的是佛在點醒這一切後,直接告訴我們如何通過正確的知見、正確的行為與生活、正確的修行方法,逐步地將不快樂和苦的原因消除,而寂滅種種的苦達到究竟的快樂,完成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不快樂是因為追逐和不知足,並想通過外境的滿足來填補內在的慾望,而慾望無底,外境有限,不論如何填補,都必然是空虛的,而追逐便無休止了,如此的輪迴,當然只有讓心愈陷於苦中,不能自拔。

只有見到心的空虛,乃是心中染著強烈造成的,非外境的追逐所能填補;而心中的染著是因為對身心世界及外在世界的無知與迷惑,才引生的。明乎此則知其根在無明與迷惑,故若欲除此空虛,需先從此迷惑下手,去真正明見一切的實相,也即是身心世界與外在世界的真實相,破除對一切假相迷惑,才能根本地解除無明,而達到解脫。

身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实相,即是无常无我,无一永恒的主体、实体,故不得以此为自我中心,需得随顺因缘的无常无我法则的运行而处理身心与外境,如此方不会产生对身心的染着、对外境的染着。从此无知与迷惑的心理中走出来,不再染着于一切时,身心的苦自然就寂灭了,身心的不快乐自然就不再有,那就是寂灭而究竟快乐。

禅修是通往此究竟快乐的必经道路,通过止心于一处的定,无事不成办,依此定心通过观无常无我而证得的智慧,无苦不寂灭,无乐不究竟。

因此当通过禅修而开悟时,便日日是好日,生命的每天都在欢悦的祝福中,度过美好的每个日子。

在尚未完成此禅悟之前,让我们也每天过着日日是好日的生活,让我们自己每天都给自己美好的祝福,从早上到晚上,都以美丽温柔灿烂的笑容来面对自己。当然,同时也将这些美好的祝福,祝福身边的人,祝福天下的人,将美好而温柔灿烂的笑容,送给身边的人,送给天下的人。
日日是好日,生命真的太美妙,生活真的太美好,而笑容自然也就美丽了。

◎继程法师《日日好日》

回向

施恩者,不望报;受恩者,涌泉以报。
在不望报与涌泉以报之间,
并没有什么问题存在,
因为涌泉以报,不必一定会报到不望报者的身上。
因此,就有了回向。
将别人对我之恩,报予其他人身上,回向大众。
于是施恩的滴水之恩,便能如涌泉地回向给更多的人、更广的空间、更远的时间,
且还能绵延不绝,灯灯相续。
这是广义的回向,也是真正的回向。

狭义的回向,常局限于功德的回向,
多数以念诵或心念的方式,
无有具体形象,也常常无法将回向的功德更广地发挥。
很多修行者也大多局限于此,
因此缺少行动的事实,无法突显回向的意义。

应以实际的行动,将自己受于他人的恩惠,
转而分享予需要的人、更多的人。
但这是在自己已成长或成熟已有能力时。
当自己还在学习,还在成长过程,需要受人恩惠时,
不妨欢喜地接受,
让自己在需要时,因受惠于人而获得成长精进,
如此方能养成或成熟时,施惠于他人。
而自己修行的功德,
除了无形的,回向于众生,
种种有形象的、具体的,
也是要以实际而具体的方式,分享于他人,回向给众生。

当有能力施恩授惠,也一样地不求回报,
但要将回向的意义,及实施的方法,传达于受惠者。
将所得的滴水之恩,涌泉地还报诸众生,
让所有的恩惠,都在承先启后的代代回向中,
饶益一切众生。

布施是回向最具体的行动。

摘自 继程师父《禅味六十》

慈悲

因为他人的错误或问题,让自己苦恼或生气,这是不是很愚蠢?
其实这不只愚蠢,还对自己不慈悲。
慈是予乐,悲是拔苦,
慈是增长快乐,悲是减少苦恼。

常有人以为予乐是给予他人快乐,拔苦就是拔除他人的苦恼。
这是对的,但在给予与拔除中,
难道都是对外、对他人吗?
这当然也包括对内、对自己。

其实一个对自己都不慈悲的人,如何对他人慈悲?
一个真正对他人慈悲的人,怎么会对自己不慈悲?
慈悲的予乐拔苦,必是双向、内外、自他皆含摄的,
这才是真慈悲。

其实这道理也非常简单,不需讲得多深奥。
从缘起互动的角度来看,自他必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没有单向的动力、单向的施予。
因缘的运作,是双向对流的,是互动互依的。

任何想从单向获利者,或单向的施予者,皆无法达到效果。
纵使在短时间中、表相上视为如此,
也必成为后遗的副作用,或根本无法完成。

只有见到缘起的互惠互利,在实行慈悲时,才能平等运用,
并在过程中发觉,施予越多,
自己的成长也越快,修养也增进。
同样地,当自己愈对自己慈悲,就愈懂得去关心,施予他人快乐。

因此,若因外在的因缘,而会让自己苦恼,或减轻自己的快乐,
如何去实施慈悲呢?
只有保持慈悲的心,才能在互动中转为主动,
将快乐散发于他人,助他人减轻苦恼,
常乐是慈悲最美的姿势。

-- 继程师父《禅味六十》(法鼓文化出版 2015)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安稳 放松 内摄



135

禅坐调身要做到三点
安稳 放松 内摄
安稳在盘腿功夫上
等边三角形的下盘才安稳
放松则在身体置于
自然而正确的骨架上
内摄则是整个打坐姿势
内收姿势
具足这三者
禅坐时安定与放松
内摄功夫渐渐凝聚
调身时亦调心

18/8/13 Thai

(继程法师,《又在出头》)

念佛与开悟

  我们知道,在禅堂里面,禅修的重点是静态的用功。静态用功中心的部分,就是在静坐中修。在静态的时候用坐的姿势把我们的身体调正、调和,放松身心,用身体这个支点作为修行的基础。既要把身体调好,又要持续性地保持放松与调和,这就需要有不同的技巧的运用。   静态的方法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