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中國禪的完整性

【闲僧话禅】中国禅的完整性
2016-04-25 继程法师 禪心遊藝海

********


中国禅的完整性


谈到禅法,我们的观念通常直接就连接到中国禅宗的这个禅。实际上,禅这个字用得很广泛,因为中国文字的这个禅是一种象征,甚至代表了中国佛教的特质。不过,我们所了解的有时候在整体上会有一些误差。所谓误差就是指所知道的可能不是完整的,因为我们能够接收到的讯息是有限的。另外,对于禅修,我们可能只接触到某一方面的,其他方面的我们都不知道。尤其我们听到汉传佛教的这个禅的时候,几乎只会谈到禅宗的禅。

现在,西方世界同样对禅很有兴趣,但不是中国人传过去的,而是日本人先传过去的,还有韩国的禅师也传过。真正将中国佛教传统的禅法传到西方的很少,可能只有圣严法师。其他的还有越南的禅,虽然也算是大乘的禅法,但不一定就是中国禅宗的禅法。至于中国佛教系统的藏传佛教,也被传到了西方,但它属于藏密的系统,不是中国汉地的传统。当然我们知道,中国汉地的佛教曾经影响到藏地。但是在后期,由于西藏的佛教中断了一段时间,后来他们在吸收的时候,都是以印度晚期的秘密佛教的系统为主, 理论上以中观及唯识作为他们理解佛法的内容,但是在修持上基本采用跟印度有关的一些密教的方法。他们修行的观念主要以“如来藏”为系统,这个系统跟汉传佛教还是有一些差别。

我们一谈到汉传佛教的禅,观念上只有禅宗。实际上,禅宗虽然是可以代表汉传佛教或是中国佛教,甚至后期我们看到的都是禅宗的系统,或者以禅宗为主的“丛林”遍布汉地各个角落,但是中国佛教里面的非常重要的宗派,比如“华严宗”、“天台宗”,依然在弘扬和流传。这两个宗派中的天台宗,对于中国整体禅法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因为后期禅宗已经有了象征性、代表性,我们可能就忽略了这个部分。所以,现在我们一谈禅,基本上只谈到禅宗的禅,这是不全面的。虽然中国禅的禅法讲这个法门的一种超然性、超越性,然后顿悟,但是假如这种教法在运用的时候,没有任何其他的基础来扶持,就会变得非常肤浅。就像我们现在动不动进到禅堂就是参话头,就要开悟,这个做法是很不足的。中国禅看似突然间在中国从地涌出,实际上它是建立在整体中国佛教的基础上,然后才超越并出现的。可是现在修中国禅法的人,常常把这个部分忽略掉了,只是取上面的部分 —— 就好像一棵树,我们只要它上面的枝干,而不要它的根。现在很多人学中国禅都是这种做法。这种现象对中国禅法来讲,其实是有待调整的。不然,我们所弘扬的中国禅法到任何地方去都是没有根的。没有根,它也可以发挥一点作用。西方人研究中国禅的时候,想用它来做心理辅导,想要这个解脱、那个解脱。其实这都是从地面上的枝干以及果实着手,忘记了它的根。如果没有根,树不可能生长出来。这点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

中国禅法不是只有禅宗的禅法,它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还包括天台宗、华严宗……佛教中国化以后,这几大宗派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系统。在思想上有华严宗一些圆融的见地,在教理上包括了一些天台宗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天台止观法门的禅法。这部分很重要。但是我们常常一讲到禅,就把这些全部都淘汰,只要一个禅。尤其后来,中国禅宗特别强调“超佛越祖”。讲到“祖师禅”,动不动就只有祖师的禅法,而没有佛的禅法。这一点在我们学习中是必须要注意的。

我们可以从一些比较明显的例子去了解。讲到中国禅,一般来说有一个传承。传承从哪里来?释迦牟尼佛“拈花微笑”把这个禅法传给了迦叶尊者,再传给阿难,一代一代地传,传到南印度的菩提达摩,然后达摩越洋来到中国。当时中国处于南北朝时代,南朝梁武帝在位。达摩从广州上岸到了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他和梁武帝两个人碰了面以后讲了几句话,就话不投机。梁武帝是一个佛教徒皇帝,他做了多少事大家都有所了解。我们拜的“梁王宝忏”还是他传下来的,包括中国佛教吃素的传统也跟他的提倡有关系。他对佛教的贡献应该是很大的。他做了那么多事情,见到菩提达摩的时候就很开心,因为菩提达摩是从印度、从西方来的。我们中国人崇拜西方,不只是现代,古代也是这样,好像西方文化比东方文化要高明一点。所以,日本人会到中国来学习,中国是日本的西方,他们也崇拜西方。以前中国崇拜西方,要到印度去;现在崇拜西方,我们要到欧洲或美国去。好像西方都比较好。所以阿弥陀佛的国土就叫“西方极乐世界”。我们都学西方的,没学东方的。虽然在中国提倡了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法门,但是怎么传都好像没有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受欢迎。所以,从西方来了一个圣人,听说还是一个开悟的圣人,梁武帝想“我这个皇帝真的是太荣幸了”。达摩祖师一来,梁武帝就急着问他“我有多少的功德”。为什么要问功德呢?因为他认为自己做了太多太多佛教的事业了,他希望达摩祖师称赞他。就好像有些西方学者一来,我们就追着他,希望他讲两句,这样我们就很开心了。皇帝一见达摩祖师,就马上问这个问题。我想达摩祖师大概听了以后不想回答。他来之前,他的师父告诉他东方有大乘根基(当时印度称中国为震旦),让达摩祖师去弘扬最上乘的禅法 —— 直接从释迦牟尼佛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禅法。所以他应该是很看好中国佛教的,相信一定可以找到一些能跟他学禅的人,哪里知道碰到这个皇帝第一个问题就是问这个。达摩祖师的脸应该当时就黑了,不过梁武帝没看出来,因为达摩祖师是印度人。所以达摩祖师跟他讲“没有功德”,他还看不出达摩祖师的脸已经黑脸了。接着又问了两三个问题,每个问题达摩祖师都没有兴趣回答,不是跟他说“没有”,就是跟他讲“无圣”或者“不认识”。这时轮到梁武帝的脸黑了。梁武帝脸黑,达摩祖师当然看得出来了,他是中国人嘛。一看脸黑了,再见,达摩祖师就走了。

听说之后还有很多故事,但这段故事太精彩了。因为梁武帝身边还有其他高僧或者高人,其中一个是傅大士,他问西方来的那个禅师怎么没留下来,跟梁武帝讲达摩祖师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梁武帝急了,说:“赶快,赶快,把他叫回来!”傅大士跟他说:“没办法了,以全国的人去请都请不回来了。”走了哪里还会再回来?达摩祖师看透了,几句话就看透了,因为最信佛的皇帝做了那么多佛教事业,问的却是幼儿园的问题。达摩祖师是来找博士生的,却碰到梁武帝这样的幼儿园的学生,你说他能不走吗?那他到哪里去了?少林寺。我们都知道达摩祖师跟少林寺有关系,其实少林在达摩祖师去之前就有了。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落迹传教而建造的。但达摩祖师去的不是少林寺里面,他是在另外一个地方面壁——达摩洞。我们以前去朝拜的时候洞还在,不过现在少林寺已经被圈起来了,变成一个旅游胜地。

达摩祖师到了那边做什么?听说他在等。等什么呢?等因缘,等学生,等一个能够承受他禅法的弟子 —— 一个“博士生”。幼儿园的学生他没有兴趣教。最后他等到了慧可,慧可又传,传到了五祖弘忍。其实二祖、三祖几乎没有道场,甚至不知道是二祖还是三祖经常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甚至生命都有危险。到了四祖基本上才有点安定下来,可能传了一些人,然后再传给弘忍。到了弘忍大师的时候就有了道场,在东山那边(湖北省黄梅县),所以叫东山寺。然后六祖就出现了,六祖在哪里?在广东韶关那一带。在那么偏远的地方,他竟然听闻到佛法后就来修行了。当时已经是唐代。南北朝过后,隋朝基本上有了形式上的统一,实质上还没有真正完全统一,到了唐朝才真正地统一了。南北朝的时候,南北朝的佛教各自发展;慢慢地南北朝统一了以后,就到了隋代,佛教以及很多文化开始有了交流。那段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很多重要的经论基本上都是在那个时代陆陆续续地传进来,尤其是鸠摩罗什大师入关后翻译的经典都是非常重要的。南北佛教结合以后,到了隋代就出现了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真的非常了不起,而且在佛法的修持和体验上,以及在教理的研究方面,非常透彻。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传授禅法。到了三十几岁,就讲了一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现在研究这部论的人不多,但是它对整体的中国禅法来讲非常重要。那时汉地的佛教还是继续接受印度佛教的滋养,初期的部派佛教的经论、戒律都传进来了,慢慢地大乘佛教的经典、论典也传进来了。那个时期是印度佛教最辉煌的时代,各个主要的印度佛教思想的体系都传到了中国。当时大乘佛教最重要的体系是中观和唯识,还有流传在经典里面的所谓“真常”或者“如来藏”系统的思想。这些也传入了中国。除了达摩祖师传的禅宗的禅法,其实印度传统的禅法也传了进来。这些都在部派佛教的论典里面。中国佛教吸收并接受了很多这方面的翻译。比较初期的佛教,甚至原始佛教的一些经论在中国都有流传,而且吸收了多方面的部派思想。比如中国佛教的《阿含经》,它不是单一部派的,而是来自三四个部派的不同的传承,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我们的经典与论典来自不同的系统,尤其是经典,包括一些大乘经典有好几个不同的传承。所以中国佛教在研究上占了很大的优势,我们可以看到思想的演变,可以做经典跟经典之间的对照,这在学术上是非常有作用的。中国佛教其实非常丰富。

智者大师本身就修禅,对佛法的了解也很深入。他讲中国禅法的时候,当时主要是传统的禅法。智者大师对禅法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整理。南传佛教的禅法,我们大概只看到世间禅和出世间禅,可是到了智者大师的时候,他把禅法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个是“世间禅”,就是我们现在修,然后能够入深定 ——“四禅”及“四空定”。四禅为: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四空定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禅这个字在中国开始翻译的时候,重点是放在色界的“四禅定”,也就是“离生喜乐”、“定生喜乐”、“离喜妙乐”及“舍念清净”这四个地,也叫“四禅”。“四禅”都属于定,另外还有“四空定”,所以叫作“四禅八定”。如果是再加上出世间的一个定的话,就叫作“九次第定”。这些是禅定的内容。从四禅到四空定还是属于世间禅。何为出世间禅呢?就是在四禅八定以上再建立一个禅 ——“想受灭定”。“非想非非想定”只是灭了“想”,而“想受灭定”连“受”也灭了,那就解脱了。这个是传统的禅法。

在入初禅以前,我们世间的定尤其是欲界的定,叫作“欲界定”或者叫作“未到地定”,还没有到“地”。从初禅开始才叫作“地”,地代表稳固。“未到地定”也是定,但是它没有那么稳。“四空定”叫作“处”不叫“地”,“处”的意思是空间。实际上二禅以上入定的人,他所处的那个空间就是那个禅天了。也就是说,这个空间已经超越了我们想象的思维空间。尤其是“四空定”,如果你在任何地方能够入“四空定”的话,你的心就是你所处的那个空间——比如你入的是“非想非非想处”,你的心灵空间就是“非想非非想处”。所以我们修禅、修定也叫作修心。定和心有时候是一个字眼在运作。修定修到那个程度的时候,你的心就会处在那个空间。这个传统的禅法都是指世间定和出世间定。欲界定、色界定、无色界定还是属于世间定;超出三界以后,才是出世间的定、解脱的定。所有的论典基本上都涵盖这些。但是,智者大师用了大乘佛法的四句义 —— 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智者大师非常善用这四句义。这四句义在中观或者般若的思想里用得很多。后来他谈到的判教,所谓“藏、通、别、圆”基本上也是这四句义。不过智者大师非常有智慧,是中国人的智慧,不是印度的智慧。他判教使用的是中国人的方法,而非中观的方法。中观的判法是“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他把第二跟第三调换一下变成“有,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他是这样判的。这是非常高明的一种判教或者是判摄的方法,也只有他想到了。

我们知道佛教传入中国,最后一定会中国化。中国文化的消融性非常强,含容性也非常大,所有的外来文化我们都可以接受,但是最后会消融它,跟中国文化结合。传入中国佛教的一些经典、论典,最后是中国人在解释它,是用中国人的想法来解释。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所以中国佛教跟其他系统的佛教有很大的分别。从其他系统的佛教回到印度佛教是比较直接的,因为他们用印度佛教的时候,基本上是以印度佛教的思想来思维,包括藏传的和南传的。只有汉传佛教脱离了印度的这种思维,然后用中国人自己的思维和哲学思想的观念来解读这些经典。所以中国佛教有很多特色,不只是印度的佛教。

智者大师对中国佛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个宗派的建立者。他把整体的佛教做了一个非常完整而且非常有系统化的整理,再用中国人的思维、圆融的思想把它整体地包容起来,包括了中国佛教的禅法。智者大师判摄禅法的时候,他说“世间禅,亦世间亦出世间禅,出世间禅,非世间非出世间禅”。世间禅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修四禅八定。为什么讲它“亦世间亦出世间”呢?就是从世间的方法修,修到适当的时候,如果你转念,发了出离心,就可以转到出世间。所以世间到出世间是通达的。出世间的禅法就是“解脱的禅法”。再往上提升就是“非世间非出世间禅法”,这是印度传统禅法没有涵盖的,那就是大乘的禅法。

由此看来,智者大师非常有智慧,他在中国佛教的地位有多高?我们尊称他为“东土小释迦”,他在中国佛教的位置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是开创式的大师。他对禅法的判摄很重要。他把印度的禅法,用中国人的智慧吸收了以后,判摄出来,加上了大乘的禅法。但是《禅波罗蜜》只讲了出世间禅法的一部分,这个部分是修的,就是在论典里面有的。至于教理的部分,包括“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在《禅波罗蜜》里就没有讲到。他只讲到第七章的一半,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没有讲完。智者大师重要的论典都是十章,但是大部头的都没有讲完,小部头的就有十章,比较完整。那么非世间非出世间的大乘禅法没有提到。后来他教了一段时间发现,学的人很多但用功的人很少,有修有证的人更少。他想可能是自己的修行不够深,所以就离开了,到天台山隐居,闭关了十年。后来又被皇帝请出来,那个时候他的思想成熟了,讲了最重要的天台山三大部 ——《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及《摩诃止观》。讲《摩诃止观》的时候,要把“非世间非出世间”的禅法放进去,遗憾的是《摩诃止观》也没有讲完,好像只讲到第七章。但是他整体的思想,尤其对禅法的观念都非常完整。智者大师为了实际教学禅法,他在天台止观法门里设立了二十五方便。方便即善巧的方法,我们叫善巧方便。我们现在所用的方法都没有离开这二十五方便。他从经典、论典、其他禅师的经验以及自己本身修行的体验中设立了这些方便。《禅波罗蜜》分得比较细,有外方便和内方便。外方便指的就是二十五方便,就是我们在用功修行的时候所含摄、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所以,我们常常说祖师的智慧比我们高,现在还没有人能够把智者大师的思想很好地完整地呈现出来。当然他的弟子也做了一些功课,但是禅法的这个部分到后来的确是慢慢地被遗忘了,包括天台宗本身也没有把这个止观的法门发挥得很好,所以《禅波罗蜜》到现在没有人注解,倒是《小止观》有很多人注解。《小止观》后来才整理出来,把这个外方便 —— 二十五方便分成五章,后面再谈到正修,还有修行的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包括“善根发相”及“恶根发相”的状态。在《禅波罗蜜》里,“善根发相”及“恶根发相”被收在内方便里面,属于第六章的内方便。外方便二十五方便,内方便就是善根和恶根发相的状态。善根发相就是说在禅修的时候会有善的因缘现前,你会越坐越轻安,会有一些瑞相、好的觉受,还有一些比较深的体会,甚至在现实生活中慢慢地改变你的行为,这个都是禅修的功能。恶根发相就是指在我们禅修的时候,贪嗔痴慢疑种种烦恼,它的业和报会现出来。善根发相,我们就继续努力;恶根发相的时候怎么办呢?要调。比如贪嗔痴这些烦恼现前的时候,用什么方法来对治它?它显现的时候是什么相?在《禅波罗蜜》里面都有相当清楚的但是是原则性的提示,而不是一个一个来说明。贪嗔痴的烦恼,大概分三个还是五个,这样分清楚了,我们就能看得出我们恶根发相的时候是什么情况。这些对禅法的修行非常重要,尤其是善恶根发相,我们在其他宗派、其他系统的禅法里,没有看到这么详细的说明。

所以,天台宗的禅法相比整体佛教的禅法而言,都是非常有系统的。甚至比起南传、北传、汉传、藏传的,都要有系统。很多人以为中国禅法没有系统,这个是错觉。是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在禅宗出现了以后,没有人再去注意它而被忽略了。如果我们把它找出来,实际去运作的话,那么中国禅法的系统又建立起来了。在此基础上,随着南北统一到了盛唐时代,佛教已经非常普及。那个时候玄奘大师也回来了,他翻译了法相唯识的经典、论典,与弟子一起建立了“唯识宗”。在此之前有一个叫嘉祥吉藏的大师,他建立了“三论宗”,就是中观的系统。再下来贤首法藏,完成了华严宗的体系。这个时候,唐代的中国佛教到了一个非常高峰的状态。达摩祖师传过来的禅法,传到了六祖的时候,是在这些基础上才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如果达摩祖师来的时候,中国已具备了这个条件,达摩祖师就可以直接弘扬禅法了,不用再等到第六代的祖师。这六代的等待是等什么?等整个中国佛教完成它的体系,建立它的基础。然后禅才在这个基础上面出现。

智者大师建立了天台宗,传了好几代,到现在还在传承。不过,后代的祖师们研究天台止观法门都会把重点放在《摩诃止观》上。实际上可能只用到《小止观》,《禅波罗蜜》没有用到,还有《六妙法门》也用得不多。但是《六妙法门》里其实含摄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和禅法的运作。《六妙法门》在《禅波罗蜜》中被归纳到亦世间亦出世间的禅法,这就代表它包含了世间禅法的部分。“数”、“随”、“止”这部分属于世间禅,到了“观”、“还”、“净”的时候就是出世间,观无常、无我,观空。还观的禅法以及净观的禅法,这些都是出世间的。这个“出世间”已经含摄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所以六妙门后面的几章谈的都是“圆教”,已经谈到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种圆融的思想,但是也被忽略了。虽然忽略了,我们却可以看到在中国禅宗出现以后,它的很多作用已经融入在里面。

六祖慧能出现的时候,我们发现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什么现象呢?六祖出生在广东,广东在当时是边地。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这一带属于中原,以前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北方人被称为胡人,南方的叫蛮人,福建人被称为闽人。闽怎么写?一个门,一个虫,有种说法是福建人是中国门口的一条虫。中原人认为这些地域的人都没有文化。慧能大师原本也属于中原人,他父亲是被贬官到那边去的。他为了生活做樵夫砍柴、卖柴。有一次到客栈卖柴的时候,他听到客人在念《金刚经》。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 佛法当时很兴盛。你们现在到世界各地旅行,住客栈的时候有没有听到过人家念什么经?以前西方人为了传播基督文化,他们印了很多《圣经》放在客栈里面,让所有旅客都可以看到《圣经》。如果你想拿回去的话,他们会非常欢喜让你带回去,因为你带回一本圣经,他们就可能多一个信徒了。一本《圣经》换一个信徒,太划算了!在南方那个边地的地方,客栈里竟然有人念《金刚经》,到处旅游的人还拿着经典,可以想象当时佛教多么普及。由此分析,说慧能大师没读书,说他好像不识字,不懂佛法,有些不可能。因为那个时候佛教很普遍,所以他一听《金刚经》就非常契合,然后就去修行了。你们拿一本《圣经》回去还不见得能变成信徒;你们听了那么多经,还不见得会马上就去找师父,然后就开悟了。可是慧能大师一听经,他就顿悟了。可见当时的环境、当时佛教普及的程度以及当时佛教的根扎得有多深。那个时候出现了六祖这样的人物,因为佛教已经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教理已经圆融了,需要有人更好地提升操练。六祖就扮演了这个角色。他把中国佛教圆融的思想体系,完整而丰富的佛教思想,包括修行的法门,化繁为简,由此出现了禅宗。我们把他这个“简”叫单刀直入,就是让你开悟。但是这个“简”是建立在“繁”的基础上。我们现在是没有了“繁”的基础,只要“简”,可以想象我们多么肤浅。

现在很多教禅的只说让你开悟,不谈让你建立基础。打一个比喻,六祖个子很矮,但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矮子。我们现在只要矮子,不要巨人,结果我们拿开了巨人,这个矮子掉下去了之后,他还能看得远吗?我们常常都不了解这些背景,一讲到中国禅宗就马上想要顿悟,却不知道当时的中国禅法是建立在这么丰富、繁琐、圆满的基础上。所以当时禅宗兴旺,出了那么多禅师、祖师是有这个因缘的。我们也看到大部分在禅堂里面用功的,还有公案中都没有谈到这些禅师的修行。他们在哪里修呢?他们不用修就能够成就吗?不是的。因为那个时候所有的基础已经完成了,禅宗在那个基础上建立起来,所以谈的都是基础以上的问题。这也表示这些人都是博士生或者在做博士后的研究了,前面的东西可以不用谈了,因为他们已经读完博士班了。而我们现在是在小学、幼稚园就想要像那些博士后一样拿到最好的东西。这点一定要清楚。

我们修中国禅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中国禅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这样我们的修行才真正能够上道。不然我们把繁的基础丢掉了,只要简,那个简就非常肤浅。我们会一直在这个里面兜圈子,兜来兜去到最后学到了什么?— 学到一些比较怪异的行为。没有基础,你就作怪了;有基础的话,你不敢做怪。学问越好的人就越踏实。会兴风作浪做怪的,都是那些没什么内涵的,所以怪招百出。为什么?要吸引人家的注意力,耍一些花招花样才能够吸引到人。但是扎扎实实的修行就不需要这个。当时中国佛教禅宗,那么多的祖师、禅师有体验,是因为他们有基础。而且大部分在进禅堂或者是亲近老师之前,有些都有二三十年的功力,至少已经在自己的道场或者某些地方学了禅法后才来的。当时学禅是回到哪里呢?回到天台止观的二十五方便。这些都很重要。近代的虚云老和尚也有相似的经历 -- 一个天台宗的法师把他从苦行的怪异行为里面点醒,然后教了他方法,才让他去用功修行。所以我们要知道这很重要。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完整地学习天台宗的思想、华严宗的思想,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些思想的建立对禅法的教学是有影响的。所以禅宗不是突然间从中国跑出来的。从传承上讲,它来自于印度,通过达摩祖师传过来;从整体上看,它是建立在中国佛教已经完成自己体系的基础上的。所以,达摩祖师没有办法像六祖这样发挥,六祖能够这样发挥是因为中国佛教本身已经完成体系了,已经有很多“博士生”在等着印证了。因为当时佛教很普及,学习佛法的人很多,而且文人学习佛法的也很多,对佛教的经典、论典研究的风气非常深,因此可以从这个基础上超之而出。中国禅宗很有特色,但是必须要回到根上来。如果我们有心通过禅宗的方法来修学的话,不能够只停留在禅宗的典籍中,还必须要了解中国整体佛教的重要思想。中国禅法整体的运作,不是只靠禅宗的公案或者禅宗的话头,就能让我们开悟。如果你的禅坐没有“数”、“随”、“止”的基础,怎么样“观“?怎么样 “还”?怎么样“净”?

我们发现,参话头的方法,跟六妙门的 “还“、“观”的方法有类似的地方,默照的方法跟六妙门的“净”也有类似的地方。所以,中国禅法是一个整体,我们在修学上要有这样的观念。我们可以学中国禅宗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把它的基础建立起来,不然我们都是虚晃的,晃来晃去,这一招晃过了以后就没东西了。为什么后期中国禅会让人家觉得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大家都不能开悟,这样修了有什么用?不如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好了。大家都想往生极乐世界,又觉得这个世间是污浊的,所以在现实生活里面没有办法过得很好。真正想修行的人到处找方法,而不知道所有的系统都已经涵盖在藏经里面了,所以要把它找出来。

圣严法师传承的禅法,其实是很完整的。他到了晚年的时候讲了很多禅宗的思想、一些典籍,并且把天台宗和华严宗的思想也整理出来了。这就表示汉传佛教是一个整体,中国禅法是一个整体,不能单独存在。我们修学也是一样。我们修学禅法的终极目标是开悟,但不是单单靠一个话头就开悟。你要知道它的基础在哪里 -- 一方面是思想的基础,另外一方面是实际用功的基础。这一点很重要。

大家在修学上还有很长远的时间,无需急在一时。大部分的禅师都是修了蛮长的时间,二三十年的功夫对他们来讲是很基本的。我们要看到这一点,这样我们用功的时候就会比较踏实,老老实实。功夫用得不好,自己的条件不好,没问题,我们要调整,就用功让这些条件慢慢具足,然后能够慢慢地发挥它的力量。观念上也是一样,中国佛教的一些重要观念,我们现在从很多的资料里可以找到,所以要好好地读一些经典、一些论典。不要以为不立文字就是文字都不需要了。禅宗之所以不立文字是因为它已经能够善用文字,有很好的文字基础。所以它可以不被文字框住,而不是不要文字。这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很多人误解了,以为修禅后这些东西就不要了,一个话头、一个默照就够了,就可以等着开悟了。用功修行,一定要把这些观念都弄清楚。希望大家在修行的道路上能够走得稳稳当当,这样我们用功才有意思。

參考網址:http://mp.weixin.qq.com/s/pBp-btyM9CZRjBmBEZkQTQ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念佛与开悟

  我们知道,在禅堂里面,禅修的重点是静态的用功。静态用功中心的部分,就是在静坐中修。在静态的时候用坐的姿势把我们的身体调正、调和,放松身心,用身体这个支点作为修行的基础。既要把身体调好,又要持续性地保持放松与调和,这就需要有不同的技巧的运用。   静态的方法的运作...